4008 000967
科學儀器

SCIENTIFIC INSTRUMENT

園區有毒有害氣體(ti) 監測預警體(ti) 係解決(jue) 方案




方案背景
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推進和世界化工行業(ye) 的聚集化發展,20 世紀80 年代開始,中國各地掀起了興(xing) 建化工園區的熱潮。截至2016 年底,我國化工園區或以化工為(wei) 主導行業(ye) 的工業(ye) 園區共計502 家,其中國家級47 家,省級262 家,地市級193 家。雖然化工產(chan) 業(ye) 有資金技術密集、產(chan) 業(ye) 鏈長、關(guan) 聯度高、經濟總量大的優(you) 勢,但同時也存在環保要求高、環境風險大的特點。化工園區內(nei) 危險化學品、有毒有害物質的大量集聚,使得環境風險事故發生的概率比一般園區更高。據不完全統計,截至2015 年全國因化工企業(ye) 導致的突發環境事件占突發環境事件總數的50%。有毒有害氣體(ti) 作為(wei) 造成化工園區突發環境事件最主要環境風險因素之一, 具有急性毒性強、擴散範圍廣、處置難度大等特點,且易發生事故連鎖效應,泄漏後若得不到及時控製,勢必造成重大損失。
為(wei) 嚴(yan) 格化工園區風險管控,提升化工園區有毒有害氣體(ti)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能力,原環境保護部自2012 年開始,在全國6 省(區)8 個(ge) 化工園區開展了有毒有害氣體(ti) 環境風險預警體(ti) 係建設試點工作。生態環境部於(yu) 2019年4月1日發布了《有毒有害氣體(ti) 環境風險預警體(ti) 係建設技術導則(征求意見稿)》意見。該導則對於(yu) 落實企事業(ye) 單位環境風險預警的主體(ti) 責任,提高環境風險預警能力,規範和指導有毒有害氣體(ti) 環境風險預警體(ti) 係(以下簡稱預警體(ti) 係)的建設行為(wei) 具有一定指導意義(yi) 。
綜上所述,針對化工園區環境風險管控體(ti) 係、環境風險源監控係統、環境監測監控預警體(ti) 係等方麵的建設工作勢在必行。

方案概述
重點圍繞解決(jue) 園區生產(chan) 工藝過程排放的有毒有害氣體(ti) 汙染問題,麵向園區管委會(hui) 和企業(ye) 提供針對環境問題的排查診斷、監測網絡搭建、數據分析監管、日常運營及專(zhuan) 家服務等一站式環境綜合服務,構建現代化環境監管和治理體(ti) 係,以適應新時期園區環境管理的需要。 以“精準監測”、 “定量分析”、 “精細管理”、 “靶向治理”為(wei) 目標,為(wei) 環境汙染防治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,促進環境汙染治理由憑經驗、憑感覺、粗放式管理向數字化、科學化、精準化管理轉變,減少工作的盲目性,大幅提升環境監管和治理的工作效能,全麵改善園區及周邊區域環境質量。

方案構成
主要由園區及企業(ye) 風險排查診斷服務、構建立體(ti) 監測網絡體(ti) 係、建立園區汙染預警管理機製以及大數據應用與(yu) 支持決(jue) 策組成。

解決(jue) 思路